发布日期:2025-04-25 21:38 点击次数:89
股票交流平台在线
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对2025年农业发展做出多项部署,对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大国,名优品种众多。近年来,鳜鱼饲料养殖技术不断成熟,在业界合力推广下,饲料鳜占比已超过10%,2025年规模有望翻倍。此次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在种业、农产品养殖、流通与供应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鳜鱼产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从2014年至今,我国共选育鳜鱼新品种7个,生长速度等指标显著提升,目前在养殖最发达的广东地区,亩产普遍达到4000斤以上,甚至超过6000斤,养殖效益凸显。未来,随着饲料养殖技术成熟,产业不断推广,良种选育要向易驯食、增强抗逆性等方向发展,为行业提供更牢固基础。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鳜鱼是中国特有的名优品种,定位“优质、高价”,在消费市场上极具人气。随着饲料养殖技术普及,鳜鱼成本及售价持续下降,将打开更大的市场。未来,鳜鱼有望成为下一条家鱼,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蛋白质食物。
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渔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机构坚持产管并举、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连续11年稳定在99%以上。但随着养殖密度增高,病害暴发日趋频繁,2018年,鳜鱼曾被列入“三鱼两药”重点整治对象。未来,鳜鱼产业必须牢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通过加强监管、推广新技术、完善监管体系等措施,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多年以来,鳜鱼受限于传统活鱼喂养模式,产量偏低,生产模式落后。随着饲料养殖技术逐步成熟,苗种质量不断提升,鳜鱼养殖将出现更多新模式,加快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在此基础上,鳜鱼产业将摆脱一家一户的散户经营方式,家庭农场、大型养殖企业等新产业形态应运而生。同时,在食品加工产业热潮带动下,以臭鳜鱼、松鼠鳜鱼为代表的特色鳜鱼菜肴将进入生产流水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便捷食品,助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加快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支持各类主体协同共建供应链。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相关机构监测发现,近年来,我国传统的水产品销售模式不断弱化,包括批发、餐饮、商超,都处于下降趋势,水产品电商、团购、直播等新渠道则保持上升势头。目前,全国最大的产区广东,流通以鲜活流通为主,市场占比75%。同时,鳜鱼加工业也在迅猛发展,“黄山臭鳜鱼”原料鱼需求量很大,但是本土产量却不能支撑,未来广东鳜鱼养殖或能形成订单式供应模式。随着保鲜、加工等技术研究不断深入,鳜鱼产业有望形成更多优质、高效的供应体系,推动鳜鱼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随着饲料养殖技术不断推广,鳜鱼产业加快进入标准化、品牌化时代,昔日名贵的菜肴,将摆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2025年,鳜鱼行业出现哪些新变化?饲料鳜技术取得哪些新进展?怎样实现养殖利润最大化?今年3月,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社主办,农财宝典、水产有种、预制菜宝典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饲料鳜品牌大会”将在广东佛山举办,汇聚行业优质资源,展示新理念、总结新思路、开拓新市场,期待您的到来!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孙岁寒股票交流平台在线
Powered by 长春炒股配资平台_线上股票配资官网_炒股配资杠杆申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